首页

艾彩女王调教社区

时间:2025-05-28 19:00:29 作者:云南1.2万村庄规划获批实施 闲置地焕发旅居新活力 浏览量:98327

  中新社银川10月25日电 题:历代文人为何钟情黄河?

  ——专访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艳华

  中新社记者 杨迪

  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历来备受推崇,千百年来,无数文人墨客以“黄河”为主题进行创作,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。中国文人为何对黄河青睐有加?历代的黄河主题诗歌有何特点?应如何发掘和弘扬黄河文化?近日,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艳华,对此进行阐释。

黄河宁夏段。青铜峡市委宣传部 供图

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
  中新社记者:黄河对中国社会有着怎样的影响?

  郭艳华:黄河是中华民族的“母亲河”,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,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是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其所孕育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民族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

 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凝聚成中华民族安居乐业、坚忍勇毅、质朴敦厚、百折不挠、自强不息、崇尚和谐的文化品格。

 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《汉书·沟洫志》中有云:“中国川原以百数,莫著于四渎,而河为宗。”作为九州水源之宗的黄河,养育了从远古延续至今的华夏儿女,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,传承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,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和精神之源。在中华儿女的心目中,黄河文明早已成为共同的精神图腾与崇高追求。

黄河宁夏段。青铜峡市委宣传部供图

  中新社记者:各朝代关于“黄河”的文学作品,有何风格特色与时代精神?

  郭艳华: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,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、民俗风情、历史变迁,因而成为文学创作的核心素材。黄河的波澜壮阔不仅塑造了独特的文学风貌,更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学传统,历朝历代文人对黄河的大力书写,是对黄河文明的推尊与崇尚,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与传承。

  《诗经》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其创作多在黄河流域产生,众多篇章描绘出先民临河而居的生活画面,如采石伐木、造舟为梁、思乡怀人、恋爱嫁娶等,黄河流域先民的早期生产生活场景都在《诗经》中有所记录。

  唐代的“黄河”诗歌蔚为大观,文人以开阔豪迈的胸襟漫游祖国的大好河山,从甘肃的玉门关至河南境内的蒲津渡,其足迹遍布黄河上、中、下游地区。

  宋代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重要时期,文人对“黄河”的书写依旧不绝如缕。他们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寄寓于“黄河”诗歌之中,展现出宋代文人“以道自任”的自觉意识与“民胞物与”的淑世精神。

黄河宁夏段。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供图

  中新社记者:黄河为何备受历代文人推崇?黄河文化蕴含着怎样的思想价值与文化内涵?

  郭艳华:黄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,历来备受尊崇。

  黄河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。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已经形成稳定的农耕社会,先民们烧土成器、农耕渔猎,在黄河流域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开始探索宇宙自然的奥秘,总结出农耕社会特有的生态制约体系,并逐渐形成道法自然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,展现出中华民族早期的宇宙意识与博大胸怀。

  黄河文明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深厚的人文底蕴。早在远古时期,黄河流域就催生出文字、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科学技术等萌芽,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也随之孕生,产生了《诗经》《老子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周易》《史记》等经典著作。

  黄河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历史承载。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,几千年来,黄河流域各民族交错杂居,在经济上相互依存、文化上兼收并蓄、感情上相互亲近,形成了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肉联系。“同根同源”的民族心理和“大一统”的国家意识,在黄河流域各族民众的思想里根深蒂固,这种集体记忆在历史的长河中,化为中华各民族的彼此认同、交流融合的精神凝聚力。

  黄河文化是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黄河流域史前人类的出现,到华夏族的诞生,再到中华民族的形成;从历代王朝兴衰存亡,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浴血奋斗,再到今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,黄河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,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遗产,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自信,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奇迹。

  中新社记者:当下应如何发扬黄河文化?

  郭艳华:发扬黄河文化,要全面系统挖掘黄河的历史与文化内涵。黄河文化覆盖中国大面积的国土、贯穿于不同的历史时期,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学艺术、风俗习惯、典章制度、游艺娱乐、作物种植、环境变迁、畜牧养殖、水利技术,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财富。研究黄河文化,讲述黄河故事,要兼具时间与空间视野,在内涵丰富、形式多样的文献资料和生产生活经验中,凝练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元素,讲述黄河文化的丰富特质。

中卫沙坡头景区呈现“沙水交融”景观。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供图

  发扬黄河文化,要传承和凝聚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。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,讲述黄河故事要聚焦历代先贤治理黄河的艰辛历程,展现黄河治理的伟大成就,以及民众与自然灾害抗争的感人故事。这些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,更是对民族精神的颂扬,能够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。

  发扬黄河文化,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,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。从古至今,水土流失、河道淤堵、环境污染等始终是黄河治理所面临的问题。要为古老的黄河文明注入生态文明新理念,从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黄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。

  发扬黄河文化,要以创新发展与开放交流为落脚点。在继承黄河文化深厚底蕴的基础上,一方面要勇于创新,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播方式,让悠久文化焕发时代生机,滋养现代文明建设;另一方面,应秉持开放态度,推动黄河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深度交流,实现自我丰富与发展,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,不断书写黄河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源泉与精神力量。(完)

  受访者简介:

郭艳华。受访者供图

  郭艳华,博士、教授、哈佛大学访问学者,国家民委青年拔尖人才。现任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,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少数民族文学史料分会副会长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;国家民委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负责人,汉语言文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。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西藏林芝:中国西藏第五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开赛

据悉,民进党内对农业主管部门“挤牙膏式”回应也很不满,直言“有损执政团队形象”,陈吉仲是否该下台已成为党内热议话题。台媒称,17日傍晚5时传出陈吉仲请辞获准,媒体第一时间向台行政主管部门查证,竟答复“不回应”,直到晚上9时才否认请辞获准一事。

(经济观察)美再举关税大棒受害者众

太原10月12日电 (记者 胡健)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透露,该院与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国立大学签署考古合作协议,这是文物大省山西首次与境外机构开启考古合作,双方将在联合考古、人才培养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、展览展示等方面加强合作。

联邦快递开通越南胡志明市至中国广州全新货运航线

杭州10月5日电 (记者 胡健)5日晚,杭州亚运会女子举重76公斤级的比赛中,中国选手廖桂芳在第三次抓举118公斤时,没能将杠铃举过头顶,身体出现明显弯曲。记者向中国举重队证实,廖桂芳在抓举失败后,导致右手肘关节内侧韧带拉伤,中场休息时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。虽然伤势并无大碍,但出于对运动员的保护,廖桂芳将退出接下来的挺举比赛。

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五批涉公共政策、突发案事件、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

该节目播出后在伊拉克、阿尔及利亚、沙特等国受到极大关注,不少网民留言表示通过节目了解到中国与众不同的文化,期待有机会亲自来中国体验现代化的便利生活。

【杭州亚运会】女子200米李玉婷摘银:亚运赛场是梦想

近年来,山西省军区直属队官兵紧紧围绕强军目标,用青春热血和使命担当谱写了对党忠诚、服务人民的华丽乐章。从初入军营的懵懂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,营门哨所的日夜坚守、公正无私的警备纠察、练兵场上的摸爬滚打、三尺机台的争分夺秒、平稳有序的车勤保障……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忠诚奉献,为部队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,用奋斗拼搏写下了最美诗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